甘肅省地礦局黨委書記、局長趙玲房2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介紹說,60余年以來,圍繞甘肅北山、龍首山、阿爾金山、西秦嶺等重要成礦區帶,甘肅聚焦金、銅、鉛、鉑族、凹凸棒石、釩氧化物等戰略性礦種和優勢礦種,加快推進地質找礦突破,先后發現了各類礦產地1000余處。
本研究中的礦石中原礦金品位2.14g/t,銀品位67.5g/t,鉛0.79%,鋅0.69%。經原礦多元素分析、物相分析、MLA檢測等分析測試手段對礦石進行了工藝礦物學研究,查明了原礦中金、銀、鉛、鋅的物相、嵌布特征、粒度特征等。本研究采用優先浮選流程,依次浮選出銀鉛粗精礦、金粗精礦、鋅粗精礦后,分別對粗精礦進行三次精選的優先浮選流程后,可獲得鉛品位50.91%,回收率 80.14%的銀鉛精礦;金品位33.94g/t,回收率55.14%的金精礦; 鋅品位45.86%,回收率53.90%的鋅精礦,此外銀鉛精礦中銀的品位達3794g/t,回收率達71.12%。
本文介紹了我國地下采礦現狀,分析了充填采礦法、崩落采礦法和空場采礦法的主要特點,對比了我國和世界主要采礦國家充填采礦法應用情況,闡述了我國應用和擴大充填采礦法的必要性,主要包括礦產資源危機、生態保護、推進礦業技術進步和安全生產等方面,提出充填采礦法應用推廣中存在的采礦成本過高問題及解決辦法問題,倡導國家立法和政策支持,減輕企業行使社會責任的壓力,加大技術研究和技術標準建設,注重技術人才培養和儲備,采取多種措施鼓勵和推廣充填采礦技術的應用。